close

圖書館徵購的每一本書、每一份期刊、每一張圖片、每一片CD、每一卷微縮影

片等等,都是「資訊」,也必定都有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徵」。否則,它們就

進不了圖書館,也無在圖書館被讀者閱讀利用。

 

圖書資訊的「特徵」,早期主要的著錄項目有作者、書名、主題、版本和出

時地等這些著錄項目,就是為圖書資訊制定的「特徵」。

 

後來MARC自動化編目系統代替人力編目,借助OCLC線上自動化編目系統,

化了編目程序,提升了生產力,同時還建立OPAC,取代了卡片目錄,讀者只

在OPAC網頁上,鍵入作者、書名、主題、關鍵字詞、叢刊名、ISBN或 ISSN

便可立即知道館藏中是否擁有他所搜尋的圖書;假如是期刊,他還可以根據提

的URL(marc 856),直接和館外原始檔案或文獻連接。

 

現在在網路、數位資訊、「全球資訊網」和多元資訊格式的環境裏,圖書資訊的

「特徵」,已不僅僅是為了區別資訊的異同,更重要的是希望利用這些「特徵」

,能夠提升線上資訊檢索成功的機率

 

以AACR2和LCSH為骨幹的MARC格式,在網路和數位資訊環境裏,已力不從心

,已不能滿足網路資訊搜索者求新求快的線上檢索習性,為了滿足網路資訊世界

的需要,圖書館界應該積極研究的,是如何增加MARC系統與其他資訊編組系統

的「互通性」

 

美國圖書館界,只有一方面仍舊沿襲MARC21處理印刷版圖書資訊,另一方面

則開始採用「詮釋資料 Metadata」格式來處理網路數位資訊,現在最常用到的

「詮釋資」包括Dublin Core、VRA、EAD、TEI。

 

以一本專書為例,它的真正「特徵」,並不是MARC Tags標籤下的「特徵」,也

不是Meta Tags標籤下的「特徵」,而是該書裏裏外外的「全部」內容,它包括書

裏面的每一個字、每一幅插圖、每一個數據、每一條引證、每一則超連接和每一條

參考資料。這些文字、插圖、數據、引證、超連接和參考資料,界定了這本書的「

特徵」,除非是複製版本,否則不應有同樣的一本書出現。

 

說到這裏,也許我們就不難瞭解了,為什麼近年來搜索引擎會崛起,又為什麼「全文

檢索」和關鍵字詞檢索方法,會獲得世界民眾的歡迎,因為說穿了,不管是MARC格

式還是Metadata,它們只能幫助讀者以著錄項目的方式檢索,不過檢索結果不一定

都是真正需求的資訊,要想獲得需求的資訊,勢必需要根據資訊搜索者的需求,也就

是根據資訊搜尋者輸入的關鍵字,深入文章內容,逐字比對出與心想資訊「特徵」相

同的資訊

 

這就是為什麼圖書資訊,都必須要有獨立特徵的原因,它能幫助資訊的識別,也能幫

助資訊更容易被找到。

 

引用於:哈伯的天空 http://blog.lac.org.tw/lac/vj-attachment/2011/05/attach134.pd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技術服務
    全站熱搜

    小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