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的意見我都看到了,
「恰恰」彭政閔21日與兄弟象簽定5年球員約外加5年教練約,
而這分合約,
未來5年恰恰最多可以拿到3628萬元,
最少3060萬元,
這除了是象隊隊史第1分複數年合約,
也是史上金額最多的1分合約。
如果恰恰每年出賽數不到50場,
即可拿到50萬元的月薪,
只要出賽85場,
就可拿到55萬元的基本月薪。
其實撇開恰恰沒有奔向其他隊伍的懷抱,
這份約已經算是兄弟最豪華的合約了,
雖然仍是有些不符合FA的亂規定,
例如浮動減薪,
但是,回歸到保障面,
這五年球員五年教練合計十年的約,
已經算是中職最有保障的約了,
而且一個運動選手生面有限,
當然會希望去尋求很穩定的保障。
小郭:想想你我在考慮一件事情的同時,
會選擇去考慮一些在乎你的人的看法嗎?
會適時的表達出來你已經接收到他的關心嗎?
會告訴關心你的人,為了你我會繼續加油的嗎?
如果沒有嘗試著對重要的人說出口吧!
小郭賣瓜時間:點此進入每日一正面思考。
===========================================
主題開始:
傳統的閱讀與線上閱讀有何差異?
線上活動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助力或阻力?
閱讀的重要性何在?
數位閱讀能力是指什麼?
如何教育與評鑑下一代的閱讀能力?
在2008年的調查中,
「網路閱讀」率佔36.5%,
首次超過「圖書閱讀」率。
根據《天下雜誌》2002年進行的「全民閱讀大調查」顯示,
近三成的孩子優先選擇「玩電腦」為主要休閒活動,
看課外書落居為休閒時主要選擇的第四位,
次於看電視與運動。
網路閱讀的興起源於各種以電子形式呈現的資訊暴增,
加上數位科技不斷的發展,
造就了今日的網路世界。
在資訊這一端,
新的數位內容及媒體技術日新月異,
各種電子書、電子報、電子期刊雜誌及網站內容的質量不斷增加。
在技術這一端,
無數的超連結、強大的搜尋引擎、多媒體、推播技術的應用,
如Google search、RSS、wiki、blogs以及web2.0、3.0互動等,
不斷推陳出新。
另一方面,
網路世界的形成,
同時也促動更多的科技發展,
並製造更多的資訊量。
網路特性對傳統閱讀經驗產生不同影響的因素,
可歸納如下
一、 非線性:
讀者可以隨著超連結獲得跳躍式的閱讀經驗,
可以隨時進入有趣的閱讀世界,
補充個人閱讀時所欠缺的背景知識。
二、 互動性:
網路的互動性強,
網路世代喜歡在各種虛擬環境中獲得操控的愉悅感。
三、 立即性:
網路上隨時隨地可以取用多元、即時、快速更新的資訊,
也對閱讀經驗造成不同的影響。
四、匯集性:
網路上同時可以運用文字、圖片、影像等多媒體呈現一個主題,
讀者可以體驗閱讀的生動性與活潑性。
五、
匿名性:
指出網路迷人的兩種主要特性之一為線上世界身分的流動特質。
在網路上可以無止境地變換身分,此即網路的匿名性。
匿名性連同網路的即時性與連結性,
使多元觀點可以快速被取得與閱讀,
是網路閱讀與傳統閱讀的主要差異。
網路科技的特性對閱讀兼具正負面之影響。
科技是中性的,
端看人們如何使用它,
是好是壞是一種社會建構,
而非科技本身之責。
然而,由於網路活動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普遍性,
網路閱讀可能對閱讀的培養與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網路閱讀爭議主要環繞在一些子議題:
(一)網路閱讀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阻力或助力?
(二)網路閱讀會取代圖書閱讀嗎?
(三)在數位時代,閱讀的內涵需重新定義嗎?
(四)網路閱讀不同於傳統閱讀的概念為何?
網路閱讀特色是溝通的速度變快(即時、雙向),
溝通的內容變多(因為在網路上資訊和知識與日俱增),
溝通的方向與層次更多元(跨越時空與社會階層的閱讀與討論);
因此,
對讀者掌握觀點的能力與批判閱讀的能力之要求也變強。
對青少年而言,
新的數位閱讀能力,亟待培養。
因為,並非所有的網路文本都同等重要,
都值得閱讀。
強調選擇良好閱讀素材之能力及重要性,
包括文化資產的數位典藏、各種主題科目的數位學習,
因此,如何搜尋、判斷、選擇、分享與運用網路閱讀素材
成為亟待學習的重要能力;
而批判性的閱讀,
在數位環境中更形重要。
閱讀是一種溝通形式,
數位時代在網路上即時與雙向的溝通更形重要。
許多學習型網路資源及數位內容,
特別是在網路上,
因其具互動的特性,
因此可以提供對話式閱讀、強化學習「多元觀點」的機會。
有些學者強調學童及青少年上網只在玩遊戲,
筆者認為部分原因是青少年缺乏相關知識,
他們未必知道或體驗過除了遊戲,
還有許多有趣且值得讀與學的東西。
另一方面,他們將電腦與遊戲劃上等號,
因為未曾有效地被引導如何利用網路來從事深入的閱讀與學習。
網路閱讀在可預見的未來逐漸會占重要比例。
要讓青少年認識網路的深度與廣度,
教導他們在網路上取用資訊的優缺點與陷阱。
簡單地說,
就是要培養青少年具備數位素養。
閱讀推廣十分重要。
就實務面而言,
在強調終身學習的時代中,
學校閱讀推廣策略可包含數位閱讀的應用與學習,
特別是偏遠地區或不習慣圖書閱讀的青少年。
對於有閱讀障礙的學童與青少年,
也可透過數位閱讀來學習。
未來在閱讀推廣的教學與研究方向,
提出四點建議如下:
(一)新型態的數位閱讀,應受重視。
多元素養是重要的,也應在各級體系正確地培養與傳授。
(二)數位閱讀能力應受評估。
未來的閱讀素養評鑑,應包括數位閱讀能力的評鑑。
(三)發展寓教於樂的網路閱讀與學習之素材與模式,
進而推展閱讀的動態性、自主性與批判性。
(四)在可預見的數位時代,
閱讀將採圖書與網路閱讀雙軌並行,
並瞭解在何時採用何種閱讀模式與媒介最適宜。
引用:數位時代的閱讀:青少年網路閱讀的爭議與未來 林珊如
整理:小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