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必須管理愈來愈多徵集而來的電子資源,無
論是電子期刊、各種聚集型資料庫或是來自網路上
各式各樣開放電子資源。然問題是,傳統圖書館自
動化系統功能,並非是針對複雜的電子資源管理作
設計,諸如電子資源的購買、授權與資料的呈現等
,因此圖書館開始自行發展自己的電子資源管理系
統,而「電子資源管理系統首導計畫」也開始啟動
。
電子資源管理系統是:「一套必須與必要支援圖書
館於依據的契約法律上,有效管理電子資源的選擇
、評估、維護與存取的系統」。
電子資源系統首重六要件,分別為:流程與溝通管
理、授權管理、統計管理、行政性資訊儲存與採購
功能,其它單一最為重要的是跨系統的互通性,因
其會影響面大。
超過三分之一的館員指出,他們認為首要的是流程
與溝通管理,館員認為這是電子管理資源系統最大
的缺點。
ERM:為有效解決圖書館數位內容的管理,圖書館
自動化廠商發展的電子資源管理系統。
其中一位館員指出:「十年前整合自動化系統所需
要的基本功能,ERM系統內仍未得見。」館員希望
可以一齊工作的系統是經固定採購路徑可以由此館
員到後續的館員一步接著下一步驅動與支援電子資
源採購。館員需要的ERM的特性,是一個具提示的
系統,協助他們追蹤工作步驟、狀態變動、更新與
提供停機故障預警,此有賴ERM系統過程中隨時的
通知,有彈性的電子郵件通訊,發送警示給內外部
使用者。
館員指出支援的商業系統流程很通常但不夠,館員
被迫去建立解決辦法,如跟蹤公共通知去建立職員
處理過程通知機制。因此,發展流程管理仍會妨礙
功能性,不是很明顯切合圖書館運作,就是太通常
支援圖書館工作流程。
授權管理是ERM成功原因,調查回覆指出ERM系統
非常有效地幫助圖書館處理授權,讓圖書館可以分
類授權與連結合同。
館員能將具體的使用館際互借的權力填入到ERM系
統內,視系統而定,館員也能透過館藏目錄或其它
機制將負責館際互借的跨館館員將此資訊推送出去
。雖然如此,將授權條款置入ERM系統是件辛苦人
工作業。
調查說明行政資訊的儲存與中央存取的運作良好,
如使用者名稱、密碼、廠商聯絡資訊。有一位回覆
者注意到,一個詮釋資料類型的中央蒐集處可改善
一些電子資源流程,另外一位回覆者則注意到,當
ERM系統提供一次購足的聯繫、授權、訂購或是以
往問題通知同時,涉及以人工蒐集與輸入此些資訊
的大量工作是很可怕的。
理想的世界內,館員希望看到系統間可以對話,自
動更新詮釋資料,支援資料轉換、允許資料轉出作
其它再利用。可跟企業級的金融體系與廠商系統互
通。受調查的館員重複抱怨ERM無法跟自動化系統
、公共應用、知識庫與廠商系統互通,問題顯見於
商業與自行發展的系統。
標準的採用與應用仍有其限制,如有一位回覆者注
意到,他們的ERMS僅能夠提供某個報告,下載使
用統計時會有問題。有一位館員指出他們的自動化
系統廠商採用了一個模組化的ERM途徑,允許自動
化系統作整合,但很少ERM系統可以整合。即使同
一家公司的產品,館員也抱怨ERM底層資料庫缺乏
連結關係。
引用:http://blog.lac.org.tw/lac/vj-attachment/2011/06/attach137_2.pdf
小魏書架 圖書館工具系列:建立電子資源系統
留言列表